大城市生活真“貴”?“嚇人”數字傳遞生活焦慮_中國發展門戶網-國家發展一包養網站比較門戶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b1e3eb83aa02.19992166.

一線城市1000萬元養老未必夠?

養老金和個人儲蓄是養老的兩大來源,單靠個人存錢不是發展臺灣包養網方向

多少錢夠養老?北京一位知名經濟學臺灣包養網家曾撰文稱,如果經濟增長、居民貨幣收入增長以及官方發包養網行貨幣的節奏沒有根本改變,一名將在2027年退休的職工,將需要300萬—500萬元才能保持退休后生活水準沒有明顯下降。京滬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,預備1000萬元養老也未必夠。

這一說法盡管在2010年就提出來,但直包養留言板到今天仍被廣為引用。包養網一線城市養老真要那么多錢嗎?

北京紅廟路口郵局員工張女士聽到1000萬元這個數字著實嚇了一跳。“我今年30歲,20年后退休,目前的年生活費包養網用為5萬元,按照2%的費用增長率進行測算,2033年退休第一年的生活費用需求為74297元;存至70歲,那么退休后生活20年的總費用折合到退休時包養故事點的現值為1214862元,即大約需要121萬元。就算通貨膨脹率再高些也沒1000萬那么夸張吧。”

許多人提出,養老很重要的一個經濟來源是養老金,而不是純粹靠自己儲蓄。

孫大爺從某中央出版機構退休已有8年,他說:“我和老伴兒的退休金,每月加起來8000多元,在北京算中等水平吧。花銷上,我們每個月買菜吃飯1500元,衣服基本不買,水電煤氣通訊包養費10包養網00元,有時候給孫子買點玩具零食花個七八百塊錢,一年出去玩一趟,看病吃藥有醫保,當然自己也要花些錢。算下來,每個月靠養老金足夠了。只要不得大病,不需要用存款。我對現在的生活很知足。”

數據顯示包養網,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已覆蓋3億多人,目前企業月平均養老金水平為2000元左右,其中大城市要更高一些。孫大爺說他沒算過養老到底要花多少錢、要攢多少錢。“家庭條件比較好的,可能會在養老上多花一些。工作時有經濟實力的,也可以多給未來攢點錢包養網。但1000萬元的說法,聽聽就行了,不能真當回事,也沒多少人能做到。一定要算出養老需要多少錢就是自己給自己找壓力。”

山東濟南的中學教師劉女士今年49歲,有車有房,再過6年退休,她開始盤算養老賬:“不算孩子讀大學的費用,我們夫妻倆現在每月開銷4000多元。退休后,包養軟體人情往來的花銷會減少,但醫療費用可能增加,估計每月還得花這么多錢。”不過,劉女士并不覺得壓力有多大,她預計退休后兩個人的養老金能有5000多元,保持日常生活水準不降低不是難事。劉女士坦言在攢錢,但主要不是為了自己養老,而是給兒子攢買房的錢。“經濟條件許可,多攢點錢當然好,不過一線城市1000長期包養萬、普通城市500萬的說法也太嚇人了。能有那么大實力的人,應該不會擔心養老問題吧。”

張蘇認為,“一線城市養老要預備1000萬元”的論斷顯然不合理。“本世紀初,美國一個權威調查顯示美國人從生下來到進入墳墓,花費約100包養軟體萬美元。在中國單是養老成本怎么可能這么貴呢?”張蘇注意到,1000萬元的說法是包養網把通包養網站貨膨脹考慮其中。“算養老成本,用這一代人的物價水平來衡量才是可比價值。二三十年后的物價水平,即使設定諸多包養網心得假設條件,對普通人也沒什么意義。”何況,包養軟體這種算法主要強調自己儲蓄而忽略社會保障,不符合大多數人的實際情況以及國家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方向。

包養俱樂部城市月薪不過萬元沒法活?

一線城市生活成本高是事實,但提升幸福感更重要的在于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

“長安居,大不易”。在大城市的日常生活成本,也是社會熱包養一個月價錢議的話題。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是:“大城市月薪不過萬沒法活。”

一成都網友發帖稱包養網心得:“月薪2萬只能過60分生活,月薪1萬沒法活。”其清單具體包括房租(2000元)、用車成本(2000元)、社交成本(1包養網500元)、電話費和一日三餐(1000元)、探親費(500元)、煙錢(800元)、書報費(100元)、電影及購置服裝費(500元)、休假成本(包養感情500元)、保險費(1000元)、咖啡和茶的費用(300元)、手機和電腦的折舊(800元)。除去個稅,2萬元月薪所剩無幾。

清單上的每一個數字似乎都合情合理,所以這個60分的生活好像的確有包養站長點不盡如人意。倘若只有1萬元,似乎真是很困難了。在網絡上,許多人表示認可這一說法。現實生活中,類似的說法也常常在年輕人談及壓力時被引用。

“北京這些大城市花銷多是肯定的,但也不是夸張到不過萬不能活的地步吧。”在北京做銷售的梁耀州這樣認為。小梁的妻子懷孕4個月臺灣包養網了,包養家庭正進入花銷大的時期。他算了一筆賬:每個月3000元錢的房貸,吃飯和水電費2000元,買衣服一個月至少1000元,妻子例行產檢每次近1000元,交通費每月六包養網七百元。再加上平常的交際應酬和一些額外開銷,他現在一個月總要花1萬元以上。“但這是我們兩個人,而且是在老婆懷孕期間。”小梁在北京打拼已有十多年,在他包養故事看來,一線城市的生存壓力和競爭壓力的確比較大,但機會也比較多,有可能獲得更高的收入。“沒什么好抱怨的,這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。我正在攢錢,也許40歲以后,覺得在北京生活太累,就回老家去了。”

在北京啟德教育工作的張靜表示很享受現在的生活,她說:“我是一個天生的樂天派,一個月6000元錢,除去每個月吃飯1500元,日常水電2000元,再交房租,雖然剩不下什么,但每個月都會用一部分錢去周邊簡單旅游一次,或者報一些輔導班進行一些自我提高。”

“錢是沒個夠的,我的一個朋友月薪3萬多,但是她住月供1萬元的房子,買3萬元的名牌包,最后還是‘月光族’。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態。”張靜覺得單純進行這類比較沒什么意包養思。

在低收入群體以及中西部地區的人看來,“大城市月薪不過萬沒法活”太矯情。“煙、咖啡和茶每月花1100元,比包養網dcard好多地方的最低工資標準都高了,還哭窮?”“地區差距還真是大,你每月2000元的車錢差不多是我一個月的工資了。都是大學畢業生,看來我該撞墻了。”有網友稱。

對于這類說法,武漢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長城認為,考慮到地價房價等因素,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的確比較高,而且從長遠看還會提升。成本高于中小城市是事實,但個人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是有彈性、能更新的。一方面,選擇在大城市打拼,就應立足于提高工作能力和競爭能力,包養網心得為自己和家庭贏取更好的條件,而不是一味抱怨。另一方面,應學會調節情緒,調整預期,少些攀比,幸福感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靠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的。

TC:sugarpopular900